ꁱꀕ/ꐩꋊ; 文化/历史

1.ꊿꋅ

ꆈꌠ(nɔ33su33)ꆹꑴꋇ(ꍏꇭꍔꃚꏚꍆꄉꌠꊿꋅ56ꁯꌠꈐꏭꋍꁯ)ꈐꏭꋍꐴ,ꀉꑌꌠꆏꍏꇭꌧꍧꌜꌋꆀꒊꆈꌜꃅꊛꈌꇬꀀ,ꊿꂷꆏꀋꇈꃅ350ꃪꐥ。ꊨꏦꑴꅉꄛꄮꇬ“ꆈꌠ”,“ꆂꌠ”(nɛ33su33)ꃅꄜꐛꅹ,ꊿꇱꄻ“ꆈꌠꑴꋇ”ꂓꄉꌠꉬ。

1.民族

诺苏彝族(ꆈꌠ:Nuosu Yi)是彝族(中国官方承认的56个民族之一)的一个分支,分布于中国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交界处,总人口约为350万。因其自称“诺苏”(ꆈꌠ: nɔ33su33),或者“聂苏”(ꆂꌠ: nɛ33su33),故而得名“诺苏彝族”。

2.ꐩꋊ

ꉉꆋꆈꌠꇁꀦꄀꇬꆏ,ꉜꄟꀉꑌꑵꐥ,ꄚꉉꄟꋋꈨꈐꏭꃅꄉꇬꆏ,“ꄂꐂꊂꋊꉬ”ꃅꑵꌠꄈꆏꊿꇬꑅꌠꀉꑌꃅꐥ。ꋋꆏ,ꆈꌠꀋꁌꀋꁧꆹ,ꀃꌋꂾꀊꆨꁍꇭꈌꄸꉻꏭꋦꌠ“ꄂꐂ”ꃅꁯꌠꉬꌠꉥ,ꌉꃤꆳꃤꆼꇨꀕꄉ,ꒈꂪꏭꉜꄉꎞꇬꆏ,ꊿꋅꂴꀀꇈꈧꌠꌋꆀꐮꃝꐯꐉꄉ,ꀋꃅꆈꌠꌋꆀ“ꆀ-ꂳꉙ”ꉉꌠꊿꋅꀉꁁꈧꌠꐛꇈꄷꑠꑵ。ꎥꃪꊿꇢꊭꇬꀉꑌꈮꁁꌠꆏ,ꆈꌠꆹꀃꌋꂾꀊꆨꇂꍌ(738~902)ꌋꆀꋍꊂꐦꊛꄉꌠꄊꅿ(937~1253)ꃅꇭꏤꋋꑍꂷꌠꇬꊿꋅꀋ ꉬ ꀋ ꉆꑍꁯꌠꈐꏭ“ꃹꂸ”ꃅꁯꌠꊂꋊꉬꃅꉪꌐ。ꄊꅿꇭꆹꑼꊆꍨꇱꈔꋏꇫꎭꈭꐨꆏ,ꍏꑼꊆꍨꈐꏭꊿꋅꁯꐛ。ꑼꊆꍨꌋꆀꋍꊂꐛꊛꄉꌠꂱꊆꍨ,ꏾꊆꍨꆹ,ꍔꊱ“ꇠ ꄲ ꇜ ꑘ”ꉬ ꄷ ꑠ ꐘ ꌌ ꆈ ꌠ ꃅ ꄷ ꇬ ꌬ,ꏾ ꍨ ꐧ ꀠ ꊬ ꌠ ꈭ ꐨ,ꌅꃀꏠꊐꆹꋍꑍꋍꉙꃅꊋꃤꀁꋌꊰꒉ,ꆈꉼꏠꊐꆏꋍꑍꋍꉙꃅꊋꃤꀉꒉꇁꄉ,ꈍꉗꑠꊭꇬ,ꃅꀹꋋꈚꇬꆈꉼꏠꊐꈧꌠꐮꎆꅔꋚꅒ,ꐯ ꌉ ꐮ ꆳꃅꑠꃢꐛ。ꑠꃅꐙꆋ1952ꈎꂱꍗꇠꇝꌐꄮꇬꑟ。

2.历史

关于彝族的族源,众说纷纭,但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为“氐羌说”。即彝族的祖先是曾经活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氐羌部落,因战争等因素南迁,在迁徙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血形成了如今的彝族,以及其他彝缅语支各民族。学界普遍认为,彝族是南诏国(738~902)和其后继者大理国(937~1253)的主体民族之一“乌蛮”的后裔。大理国被元王朝消灭之后,成为中原王朝治下的一个民族。元王朝和其后的明王朝,清王朝在诺苏彝族地区施行“改土归流”的政策,随着清朝中后期滋莫阶层势力的衰落和黑彝阶层势力的兴起,该地区进入长期的家支武装割据的混乱时代,直到1952年民主改革运动的结束。

3.ꃅꈋꃄꏦ

ꆈꌠꆹꃅꈋꃅꄉꇬꆏꍧꑭꇨꑼꇐꄸꉻꁆꌠꏯꌋꆀꒀꇭꇨꑼꈌꄸꉻꁆꌠꏯꀀ。ꏮꇺꃄꁕꃅꄉꇬꆏꀀꁸꌊꍏꇭꌧꍧꌜꆃꎭꆈꌠꊨꏦꏱꅉꍏ,ꁁꍠꉷꏃ,ꇣꌅꀒꋤꊨꏦꏱꅉꍏ,ꑶꉢꏃ,ꇊꎭꏃ,ꑴꀘꏃ,ꒊꆈꌜ ꍋ ꄫ ꏃ,ꋆꑪꑴꋇꊨꏦꏱꅉꍏ,ꄊꅿꀙꋇꊨꏦꏭꅉꍏ,ꆺꏦꏃꌋꆀꄃꏿꀒꋤꊨꏦꏱꅉꍏꑠꇬꀀ。ꋋꈨꈐꏭ,ꆃꎭꆈꌠꊨꏦꏱꅉꍏꆹ,ꍏꇭꃅꄉꇬ(ꋧꃅꃅꄉꇬꑌ)ꆈꌠꏓꋦꅉꀉꒉꇊꀉꒉꈚꌠꉬ,ꆈꌠꄚꀀꌠꆏ284.6ꃪꐥ(2018)。ꃄꁕꋋꁕꇬꒊꃀꀉꒉꌠꆏ,ꀉꉷꏂꒉ,ꆂꒉ,ꄹꀧꉘꒉꃅꑠꐛ。

3.地理

诺苏彝族在地理上分布于川西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西北部,行政区域上分属于中国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,攀枝花市,甘孜藏族自治州,雅安市,乐山市,宜宾市,云南省的昭通市,楚雄彝族自治州,大理白族自治州,丽江市和迪庆藏族自治州。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(也是全世界)最大的彝族聚居区,有284.6万在籍诺苏彝族(2018)。境内河流主要有金沙江,雅砻江和大渡河其。

4.ꅇꉙ

ꆈꌠꉙꆹꆀꉙꒈꀑꃅꄷꉙꄷꑌꄹ,ꉌꈲ-ꀒꋤꉙꑮꀒꋤ-ꂳꄆꉙꋇꆈꌠꉙꉹꌠꇬꐊꌠꅇꉙꑵꉬ,ꋋꆹꁸꌊꏃꎖꉙ(ʂɿ21ndʐa33ho21)、ꌕꅔꉙ(sɔ33ndi21ho21)、ꀊꄙꉙ(a33tu̱33ho21),ꒉꆈꉙ(ʑɿ33nɔ33ho21)ꌋꆀꆺꅓꃅꉙ (li33ndi33mu33ho21)ꑠꉬꑵꃅꄉ。ꋋꈨꈐꏭꊿꌌꌬꈴꉙꃅꄉꌠꆏꏃꎖꉙꉬ。ꆈꌠꉙꆹꆈꌠꊿꀉꑌꈫꁁꌠꅇꉙꀋꉬꀋꉆꑵꌠꉬ, ꉌꈲ,ꀒꋤ,ꎭꆹꌋꆀꇓꌠ(ꊿꋅꃅꄉꇬꆏꊿꇱꁸꀒꋤꇬꇱꄉ)ꃅꋍꑠꑌ,ꆃꎭꆈꌠꊨꏦꏱꅉꍏꇬꀀꌠꆏ,ꋍꈨꋋꈨꆈꌠꉙꌌꅇꉙꑍꑵꀕꌠ,ꌕꑵꀕꌠꃅꄉꌬ。

4.语言

诺苏彝语又称彝语北部方言,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组彝缅语支彝语群,内部又分为什扎(ʂɿ21ndʐa33),所地(sɔ33ndi21),阿都(a33tu̱33),依诺(ʑɿ33nɔ33)和田坝(li33ndi33mu33) 五个次方言,通用语为什扎次方言。诺苏彝语是绝大多数诺苏彝族人的第一语言,同时也是一部分生活在凉山境内的汉族,藏族,蒙古族和尔苏人(官方分类为藏族)等民族的第二或第三语言。

5.ꁱꂷ

ꆈꌠꆹꊨꏦꁱꂷꐥ,ꄷꀋꁨ,ꍏꇭꃅꄉꇬ,ꉌꈲꁱꂷꈭꐨꆏ,ꆈꌠꁱꂷꆹꊨꏦꁧꀿꎼꇁꌠꁱꂷꀉꄂꑵꌠꉬ。ꊿꄹꇬ,ꆈꌠꁱꂷꆹꂴꇁꀦꇬꀘꂾꇱꄻꎼꇁꌠꉥ,ꌌꀘꂾꄯꒉꏂꀨꈧꌠꎺꁱꌠꉬꄷ。ꅑꆍꂱꍗꇠꇝꄮꇬꑟꌠꆏ,ꆈꌠꁱꂷꆹꀉꑌꌠꊿꌌꀘꂾꌋꆀꌅꃀ,ꆈꉼꋍꈨꋋꈨꈪꄙꇬꀉꄂꌫꈴ。1980ꈎ,ꋌꃀꁱꂷꀉꑌ,ꍔꐈꑌꀉꑌꌠꆈꌠꁱꂷꈧꌠꋊꍬꌊꀗꄟꋍꂷꌠꆏꁱꂷꋍꂷ,ꁱꂷꋍꂷꌠꆏꀗꄟꋍꂷꃅꄉꇉ,ꁱꂷꃷꁨꆏꐯꇯꄉꇬ819ꂷ(ꃚꋒꊼꇅꀉꂥꈧꌠꄻꇬꀋꇱ)ꇎꏦꑠꏢꍏꇭꀕꃷꑼꇱꈌꁧꎼꇁꇈ,ꌌꆃꎭꆈꌠꊨꏦꏭꅉꍏꌋꆀꃄꁕꀉꁁꆈꌠꇬꀀꅉꈧꌠꇬꄉꌫꈴ,ꑠꐛꅹ,ꊾꆏꇬꏭ“ꆈꌠꁱꂷꋊꍬꄉꌠ”ꄷ。

5.文字

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。在中国国内,彝文是除了汉字和之外唯一成熟并泛使用的自源文字。在民主改革以前,诺苏彝文主要掌握在神职人员毕摩,以及部分贵族阶手中。1980年,一套将原本数量庞大,变体繁多的老彝文简化规范为一音一字相对应的,共计819个字(次高调字符不计入内)的方案,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,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等诺苏彝族地区进行推广使用,称之为“规范彝文”。

6.ꐧꋦ

ꆈꌠꆹ,ꀋꉬꀋꉆꌠꆏꀿꍔꇨꊨꇬꍬꄉꌠꋊꃤꄹꏦꏡꌠꉬ。ꀊꆨ(1952ꈎꂱꍗꇠꇝꌒꂾꑟ)ꆏ,ꆈꌠꐧꋦꏠꊐꄹꏦꆹꆼꇨꐯꆼꇨ,ꄩꄉꀏꑟꌠꆏ,ꁸꌊꌅꃀ,ꆈꉼ,ꐎꉺ,ꀊꐞ,ꇤꑭꃅꑠꉬꊐꃅꄉ,ꋋꈨꈐꏭ,ꌅꃀꌋꆀꆈꉼꆏꏱꍅꏠꌠ,ꐎꉺ,ꀊꐞꌋꆀꇤꑭꆏꊿꌌꍅꏠꌠꉬ。ꃝꅌꐋꑌꃆꂮꃅꄉꇬꆏ,ꀋꃋꑌꏟꈯꀕꃅꄹꏦ“ꏠꊐꋍꊐꌠꐮꃝ,ꋊꃤꐯꀋꃝ”ꃅꏡꌠꍬꈴꑴꌦ。

社会

传统的诺苏彝族社会有较为严密的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,内部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。历史上有严格的阶级制度,从上到下分别为滋莫,诺伙,曲伙,阿加,呷西,其中滋莫和诺伙属于统治阶级,曲伙,阿加和呷西属于被统治阶级。婚姻方面迄今为止大部分仍实行严格的家支外婚和等级内婚制度。

7.ꁱꀕ

ꆈꌠꋊꃅꋩꑍꀋꉬꀋꉆꌠꆏꄔꊒꌋꆀꈎꏅꑍꑵꐥ。ꄔꊒꆹꀉꑌꌠꃮꆪꒈꈬꑍꄹꉇꌠꊒ,ꋋꄹꉖꆏ,ꊿꈧꌠꂷꇭꄔꌌꄉꋚꈫꋚꇋꏮꄉ“ꈔꁮꋚꁮꐗ”,ꑠꃅꄉꋋꄹꈎꃱꃅꋚ ꅗ ꌠ ꇖ ꂟ。ꆈꌠꈎꏅꄮꈉꆏ,ꋍꃄꁕꋍꊭꏅꃅ,ꐯꀋꋓ。ꀑꐱꃅꇬ,ꒈꀑꁆꌠꏯꌋꆀꁭꅐꁆꌠꏯꀀꈧꌠꆏꏅꏜ,ꒈꂪꁆꌠꏯꌋꆀꁮꐚꁆꌠꏯꀀꈧꌠꆏꏅꑎꃅ,ꂴꄹꈎ10ꆨꂦꇬꅑꆍꊁꄹꈎ2ꆪꀨꇬꑟꌠ,ꇬꊎꏅꌠꐥꇬꎷ。ꈎꏅꋋꄹꉇꆏ,ꋍꁯꋑꀋꋒ,ꈎꏅꃮꀠꌉꌐꑵ。ꃢꇓꃢꈜꃆꂮꃅꄉꇬꆏ,ꃄꁕꉙꌋꆀꏠꊐꐯꀋꌡꑲꆏ,ꃢ ꈜ ꐛ ꐨꌋ ꆀꐛꑊꋍꑠꑌꀉ ꒉ ꃅꐯꀋꌡ。ꆈꌠꆹꊨꏦꃤꈎꆪꌗꌠꐋꀋꌡꑠꐘꐥ。ꋋꆏ,1ꈓꌠꁸꌊ10ꁱꆪꌋꆀ“ꈎꏅꑍ”5ꑍꃅꄉꇈ,ꋍꁱꆪꌠꆏ36ꑍꐥ,ꈭꐨꆏ3ꈎꇢꊭꄀꄉ1ꑍꇱꃅꑠꀧ。ꈎꆪꌗꏦꋋꀧꆹꀋꃋꑌꊿꋍꈨꋋꈨꌌꇫꄉꌬꑴꌦ。

7.文化

诺苏彝族最主要的节日有火把节和彝族年。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6月24日举行,这天夜晚,诺苏彝族人们会举着火把穿行于自家的田地间“烧害虫”,以此来祈求庄稼的丰收。彝族年的庆祝时间则根据地区,海拔,纬度等而不同,从10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,各地都陆续有人过。与汉族一样,诺苏彝族人在过年的时候也会杀“年猪”。 服饰方面,不同方言和等级间在颜色搭配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。 诺苏彝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历法,称之为“十月太阳历”,即一年分为10个月,每个月36天,另有5天“过年日”,每隔3年会加1天,成为366天。这套历法至今仍被部分人所使用。

8.ꊝꏫꌋꆀꑇꇐꃆꂮ

ꆈꌠꊝꏫꆹꀑꐱꃅꄉꇬ“ꑞꑌꌋꐥ”ꃅꇬꂾꑇꇐꊬꌠꇬꉬꑴꌦ。ꑇꇐꆏꋌꐛꋌꐙꇬꁌꒉ,ꁍꁈꃣꌬꇬꁌꒉ,ꌋꆀꀋꁌꀋꁧꇬꁌꒉꃅꑠꐥ,ꄚꋋꈨꈐꏭ,ꀋꁌꀋꁧꇬꁌꒉꐘꌠꄈꀋꉬꀋꉆꌠꉬ。ꀘꂾꌋꆀꌠꑊꆏꆈꌠꊝꏫꐧꋦꇬꄉꅍꀋꉬꀋꉆꑠꑍꑵꉬ,ꋀꊇꆏꃰꊿꌋꆀꌦꌋꇢꊨꇬ“ꅇꀠꊿ”ꈧꌠꉬ。ꀘꂾꆹꊿꉜꌊꆈꌠꐧꋦꇬ“ꆅꉁꊿ”ꌋꆀ“ꌧꃀ”ꃄꑌꄉ。

8.宗教与信仰

诺苏彝族信仰“万物有灵”自然崇拜、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,其中祖先崇拜居于中心地位。“毕摩”和“苏尼”是诺苏彝族的宗教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神职人员,他们扮演着人与神灵间沟通者的角色。同时,毕摩也被认为是诺苏彝族的“知识分子”。